KISSlicer 跟噴頭高度有關的三個設定
KISSlicer 列印支架設定
http://diy3dprint.blogspot.tw/2015/01/x.html
Printer/Hardware
"Bed Size"設定成自己印表機的列印工作區大小。
"Bed Center"設定程工作區XY軸大小的一半。
"Bed Roughness" 其實這個設定值是用來增加第一層厚度的。譬如說層高設定成0.2mm,然後Bed Roughness設定成0.2mm,那第一層層高就會是 0.2 + 0.2 = 0.4mm。只有第一層會加厚,其他層的層高就不受影響。
"Z-Settle" 提高Z軸移動到要列印的起點,再下降列印,這樣可以讓印表機比較穩定得完成起始點的定位工作。設定成0.1。
"Z Offset" 用軟體來微調擠出頭歸零高度的。設 "0"
Printer/Firmware
設定擠出軸的定址模式,將 Firmware Type 設定成 "5D - Absolute E",使用絕對座標模式。
Printer/Speed
1st Layer Max Speed 列印第一層的最大速度,太快會導致塑料沒有黏在底板,被噴頭拉起。
Ptr G-code/prefix
"Temperature -> Main" 擠出頭溫度設定。
"Temperature -> First Layer" 列印第一層時使用的溫度。有些朋友會把這個溫度稍加提高,以利底面與工作床緊密黏合。
"Keep-Warm" 待機溫度。列印完畢之後,手動設定的控制碼會把加熱頭關閉,所以這個參數變成無意義的數字。
官方文件:PLA擠出頭205度,熱床65度,ABS擠出頭240度,熱床110度
"Destring" 抗牽絲
"Prime" 預擠。 基本上就是把上次回抽抽回的塑料擠回。如果沒有特殊理由,設定跟回抽一樣的距離就好。預擠太多起始點會結成一球,太少會造成擠料太少,輕則上層倒塌,嚴重時會拉起塑料。
"Suck" 回抽。 當列印的線段印完,像後抽回擠出頭內的膠,可以幫助減少牽絲的現象。回抽的距哩,一般設在0.5~2mm之間。回抽距離太少,可能效果不夠好;回抽距離過長,可能損毀噴嘴。
"Speed" 回抽速度。依經驗,回抽速度在15mm/s以下,速度越慢效果越好。
"Min Layers" 一層至少要 n 秒的列印時間,以免產生塌陷的問題
Support
"Off / On" 這個設定值用來選擇粗支架的密度,最細的Ultra等級,就是粗支架根細支加一樣密。越密越容易讓細支架成功,但是也花費越多時間跟材料在支架的列印上,而且更難拆除。一般我都只用最稀疏的支架就可以了。失敗的原因一般都是擠料不順造成的,增加粗支架的密度,幫助並不
大。
"Support deg" 支架角度
"Inflate Support" 延伸支撐範圍
"Gap 間隙" 平常設在0.4mm或是0.6mm。
Inflate Raft 2
Brim Dia 帽緣寬,可加大對底板的抓力,防止底部變形
Brim Ht 帽緣高
Fillet 漸進式帽緣
"Number of Loops":側面外殼圈數。圈數越多,側面殼會越厚,同時也越花時間。一般都設在3圈。"Skin Thickness" = "Number of Loops" * "Extrusion Width"
Extrusion Width" 線寬。線寬越細,模型理論上會越精細。但是受限於擠出孔的大小。當線寬小於擠出孔的直徑時,擠出的厚度有機會比我們設定的層高還要薄,會造成擠出的塑料沒有附著於上一層,導致列印失敗。初次嘗試列印時,建議要把線寬設定成擠出孔的直徑。線寬越大,速度越快,越粗糙,但是太細會造成太脆。
"Infill Extrusion Width":填充線寬。跟線寬一樣的問題,太細會造成附著失敗。建議一樣設定成擠出孔的直徑。
"Layer Thickness":層高。每一層的高度。初次列印建議先設大一些,0.3mm 或0.25mm。成功後再嘗試更薄的層高。層高越薄,片數相對越多、列印時間越長。一般玩偶、零件,我都使用0.2mm的層高,在解析度跟列印時間取得一個平衡點。一般建議75%的擠出孔,精細的使用50%的擠出孔
"Inset Surface" "模型表面內縮" 有卡榫問題時設定為0.1mm"Infill":填充密度。一般建議設在 10~20% 之間就可以。20%就可以獲得相當好的強度,一般不需要設得更高。
Infill Style" :填充型態。通常我選擇"Octagonal"八角型。
"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":繪製外殼的時候,以由內而外的順序繪製。除非有特殊理由,要不然通常都會勾選這個項目。
Depth:0.00-1.00,表示列印外殼的起始和結束點之間是否重疊,0:有一些距離,1:重疊
Gap:表示列印圓周的起始和結束點的距離,0, 1(預設), 2
Jitter:這個參數對於圓形物件有特別的效果,模糊化接縫的角度,通常10度就夠了
"Wipe" :擦拭。
"De-String":抗牽絲。
在右上方物件表列裡按滑鼠右鍵,有選單可以用來改變擺放姿態。
選擇左上附近的 "Models+Paths"檢視模式,就可以預覽切片的結果。
http://diy3dprint.blogspot.tw/2015/01/x.html
Printer/Hardware
"Bed Size"設定成自己印表機的列印工作區大小。
"Bed Center"設定程工作區XY軸大小的一半。
"Bed Roughness" 其實這個設定值是用來增加第一層厚度的。譬如說層高設定成0.2mm,然後Bed Roughness設定成0.2mm,那第一層層高就會是 0.2 + 0.2 = 0.4mm。只有第一層會加厚,其他層的層高就不受影響。
"Z-Settle" 提高Z軸移動到要列印的起點,再下降列印,這樣可以讓印表機比較穩定得完成起始點的定位工作。設定成0.1。
"Z Offset" 用軟體來微調擠出頭歸零高度的。設 "0"
Printer/Firmware
設定擠出軸的定址模式,將 Firmware Type 設定成 "5D - Absolute E",使用絕對座標模式。
Printer/Speed
1st Layer Max Speed 列印第一層的最大速度,太快會導致塑料沒有黏在底板,被噴頭拉起。
Ptr G-code/prefix
M104 S<TEMP> ; 單純設定擠出頭目標溫度
G28 ; 擠出頭的位置規零
G1 Z5 F100 ; 將Z軸抬升5mm
M109 S<TEMP>; 強迫印表機要等待溫度到達目標之後,才能開始列印
M82 ; 要求印表機擠出軸(E軸)使用絕對座標模式
G28 ; 擠出頭的位置規零
G1 Z5 F100 ; 將Z軸抬升5mm
M109 S<TEMP>; 強迫印表機要等待溫度到達目標之後,才能開始列印
M82 ; 要求印表機擠出軸(E軸)使用絕對座標模式
Ptr G-code/postfix
M104 S0 ; turn off temperature
G28 X0 ; home X axis
M84 ; disable motors
Material
"Diameter" 塑膠線材料的直徑。1.75mmM104 S0 ; turn off temperature
G28 X0 ; home X axis
M84 ; disable motors
Material
"Temperature -> Main" 擠出頭溫度設定。
"Temperature -> First Layer" 列印第一層時使用的溫度。有些朋友會把這個溫度稍加提高,以利底面與工作床緊密黏合。
"Keep-Warm" 待機溫度。列印完畢之後,手動設定的控制碼會把加熱頭關閉,所以這個參數變成無意義的數字。
官方文件:PLA擠出頭205度,熱床65度,ABS擠出頭240度,熱床110度
"Destring" 抗牽絲
"Prime" 預擠。 基本上就是把上次回抽抽回的塑料擠回。如果沒有特殊理由,設定跟回抽一樣的距離就好。預擠太多起始點會結成一球,太少會造成擠料太少,輕則上層倒塌,嚴重時會拉起塑料。
"Suck" 回抽。 當列印的線段印完,像後抽回擠出頭內的膠,可以幫助減少牽絲的現象。回抽的距哩,一般設在0.5~2mm之間。回抽距離太少,可能效果不夠好;回抽距離過長,可能損毀噴嘴。
"Speed" 回抽速度。依經驗,回抽速度在15mm/s以下,速度越慢效果越好。
"Min Layers" 一層至少要 n 秒的列印時間,以免產生塌陷的問題
Support
"Off / On" 這個設定值用來選擇粗支架的密度,最細的Ultra等級,就是粗支架根細支加一樣密。越密越容易讓細支架成功,但是也花費越多時間跟材料在支架的列印上,而且更難拆除。一般我都只用最稀疏的支架就可以了。失敗的原因一般都是擠料不順造成的,增加粗支架的密度,幫助並不
大。
"Support deg" 支架角度
"Inflate Support" 延伸支撐範圍
"Gap 間隙" 平常設在0.4mm或是0.6mm。
"Support Z-Roof" 支架高度上限,設成-1代表不設上限,如果設定成正值,就會限制支架的高度,超過高度就不產生支架。
'Sheath Main Support' 粗支架側牆側牆可以增加粗支架的強度,但是如果支架在工件的包圍之內,側牆會變的很難清除。
"Raft" Skirt是在正是列印之前,先在模型周圍列印一圈預擠,用來確保正式列印時,擠出頭能夠立刻吐膠。'Sheath Main Support' 粗支架側牆側牆可以增加粗支架的強度,但是如果支架在工件的包圍之內,側牆會變的很難清除。
Inflate Raft 2
Brim Dia 帽緣寬,可加大對底板的抓力,防止底部變形
Brim Ht 帽緣高
Fillet 漸進式帽緣
Style
"Skin Thickness": 壁厚。不論是頂面、底面,或是側面的厚度,都會大於等於這個設定。KISSlicer會自動計算頂面、底面得層數,還有外圈的圈數,來滿足壁厚中設定的厚度。"Number of Loops":側面外殼圈數。圈數越多,側面殼會越厚,同時也越花時間。一般都設在3圈。"Skin Thickness" = "Number of Loops" * "Extrusion Width"
Extrusion Width" 線寬。線寬越細,模型理論上會越精細。但是受限於擠出孔的大小。當線寬小於擠出孔的直徑時,擠出的厚度有機會比我們設定的層高還要薄,會造成擠出的塑料沒有附著於上一層,導致列印失敗。初次嘗試列印時,建議要把線寬設定成擠出孔的直徑。線寬越大,速度越快,越粗糙,但是太細會造成太脆。
"Infill Extrusion Width":填充線寬。跟線寬一樣的問題,太細會造成附著失敗。建議一樣設定成擠出孔的直徑。
"Layer Thickness":層高。每一層的高度。初次列印建議先設大一些,0.3mm 或0.25mm。成功後再嘗試更薄的層高。層高越薄,片數相對越多、列印時間越長。一般玩偶、零件,我都使用0.2mm的層高,在解析度跟列印時間取得一個平衡點。一般建議75%的擠出孔,精細的使用50%的擠出孔
"Inset Surface" "模型表面內縮" 有卡榫問題時設定為0.1mm"Infill":填充密度。一般建議設在 10~20% 之間就可以。20%就可以獲得相當好的強度,一般不需要設得更高。
Infill Style" :填充型態。通常我選擇"Octagonal"八角型。
"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":繪製外殼的時候,以由內而外的順序繪製。除非有特殊理由,要不然通常都會勾選這個項目。
Depth:0.00-1.00,表示列印外殼的起始和結束點之間是否重疊,0:有一些距離,1:重疊
Gap:表示列印圓周的起始和結束點的距離,0, 1(預設), 2
Jitter:這個參數對於圓形物件有特別的效果,模糊化接縫的角度,通常10度就夠了
"Wipe" :擦拭。
"De-String":抗牽絲。
在右上方物件表列裡按滑鼠右鍵,有選單可以用來改變擺放姿態。
選擇左上附近的 "Models+Paths"檢視模式,就可以預覽切片的結果。